委员谈AI+教育:不怕学生用得多,怕他们不会用

来源: aicg搜索 日期:2025-04-28 16:41:52
aicg搜索首页AI教程资讯 → 委员谈AI+教育:不怕学生用得多,怕他们不会用

“我们现在不是怕他们(AI)用得太多,反而是怕他们用得太少,不会跟上时代步伐。我们希望人人都能用起来,但是需要安全合规。”1月15日,上海市政协委员、同济大学国豪书院副院长任捷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,要支持和倡导学生善用AI工具,希望大家能够积极拥抱ai。

委员谈AI+教育:不怕学生用得多,怕他们不会用

2025年1月15日,上海市政协委员、同济大学国豪书院副院长任捷接受记者采访。澎湃新闻记者 邹桥 图

近期,同济大学国豪书院发布了《关于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科研的倡议》。任捷强调,在注重信息安全和符合法规的前提下,开放包容、科学合理地使用ai辅助学习研究,突出个人独立思考内容原创,恪守诚信,明确标注。

“君子善假于物。”他说,“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创作,但也只是帮助你的翅膀,不能成为你完全依赖的东西。不能让工具把人异化了,不能让技术凌驾在人之上。”

事实上,不仅仅是高等教育,任捷认为基础教育更是不容忽视,应该进一步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基础教育。“上海很多高校都有人工智能的系统计划,把这些成熟的经验成果下沉到基础教育,能够让全市的基础教育有进一步的提升。”

此次参会,任捷递交了《关于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,助力“模塑申城”战略实施的提案》。任捷建议,利用上海智力密集的优势,把高校好的做法经验辐射到基础教育,构建数智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的ai基础教育体系。“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计算思维、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,并不需强求人人都会编程。可以积极引入高校教授,ai企业科学家,甚至大学生参与基础教育的ai教学和实践中,通过科普和生涯导航,激发中小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创新潜能。”

此外,提案专门提及建设线上虚拟教研室,促成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新范式。任捷告诉记者,虚拟教研室就是打破传统教研室物理时空的限制,跨集团、跨学校、跨区域,让教师们能够通过融合化绿色化的合作方式,在线上虚拟空间交流教学经验,共建共享高质量课程,提升教学效能。“模塑申城”使得推动大模型企业协同教育机构打造优秀的ai教育终端产品成为可能。

人工智能的参与是否会对教师职业产生冲击呢?任捷表示,总体来说影响是积极正面的,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教师更好更全面地课堂智能诊断与评价,实现更加精准化、个性化、智能化的教学管理,为“教-学-研-评-管-服”创新赋能。

“过去我们常说的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二元关系。在未来,ai也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呈现出师、生、机这样的三元关系。”任捷说。
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
  • 0 喜欢喜欢
  • 0 顶
  • 0 无聊无聊
  • 0 围观围观
  • 0 囧
  • 0 难过难过
相关资讯
推荐阅读
网友评论

热门评论

最新评论

发表评论

昵称:
表情: 高兴 可 汗 我不要 害羞 好 下下下 送花 屎 亲亲
字数: 0/500 (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)
相关推送
1Roboflow查看 2即时 AI查看 3Clipdrop.co--AI查看 4天工智码 — SkyCode查看 5Canva可画查看 6 esheep电子羊查看 7OpenAI Codex查看 8iFlyCode智能编程助手 — 科大讯飞查看
AI使用攻略
更多+

CG艺术长廊 | AI技术前沿 | 创新应用案例 | 行业深度解析 | 搜索技巧指南 | 社区互动论坛 | AI教程资讯 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2009-2016 //www.aisoh.cc/ 版权所有